射频卡,学名叫“非接触式卡”。虽然有的人把射频卡叫IC卡,但因为接触式IC卡也叫IC卡,同时射频IC卡一般指指高频卡,而ID卡习惯叫低频卡,所以还是把非接触式的芯片卡叫为射频卡或非接触式卡来得直接一些。 射频卡按载波频率分为低频射频卡、高频射频卡、**高频射频卡和微波射频卡。低频射频卡的频率为125~134KHz〔单位:千赫〕 ,也称低频率(LF),如EM4100型号的ID卡、T5557卡; 高频射频卡的频率为13.56MHz〔单位:兆赫〕,也称高频率(HF),如MF1卡、I-CODE-Ⅱ卡; **高频射频卡的频率为433~869~915MHz〔单位:兆赫〕,也称**高频的频率(**高频),如UCODE卡;微波卡的频率为2.45~5.8GHz 〔单位:吉赫或千兆赫兹〕,,也称微波(uW),如EM4122中的一种微波卡。 现在市面上较常见的射频卡主要是MF1卡与ID卡,很多人把这两类卡俗称为高频卡与低频卡非接触式IC卡由IC芯片,感应天线组成,并*密封在一个标准PVC卡片中, 无外露部分。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过程,通常由非接触式IC卡与读写器之间通过无线电波来完成读写操作。 非接触型IC卡本身是无源体,当读写器对卡进行读写操作时,读写器发出的信号由两部分叠加组成:一部分是电源信号,该信号由卡接收后,与其本身的L/C产生谐振,产生一个瞬间能量来供给芯片工作。另一部分则是结合数据信号,指挥芯片完成数据、修改、存储等,并返回给读写器。由非接触式IC卡所形成的读写系统,无论是硬件结构, 还是操作过程都得到了很大的简化,同时借助于先进的管理软件,可脱机的操作方式,都使数据读写过程更为简单。